Loading... > 本文摘录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先生的《从公司到国家》。 > 永远坚持党的领导,永远坚持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路线; > 涉及政治观点的内容,我一贯的观点是,我知晓,而非我赞成; 目录: [1]日耳曼蛮族史 [2]中世纪意大利城邦史 [3]北美早期移民史 [4]美国三权分立发展史 #制度 “政治乃管理众人之事”,我们人类的天性是喜欢自由的,之所以产生政治,我们自愿的甘心去接受那些政治的约束,就是因为有一群特定的人,他为了一群特定的理由,不得不一起共同生活。在共同生活里面,逐渐产生了一些管理共同事务的规则和习惯,这就是制度。所以制度的本质,就是用某种技术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我们理解政治制度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人出发,来看当时当地的人,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在什么样的环境的约束下,在哪些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制度的。所以我们要从人开始,看看是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目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解开了西方制度发展的历史画卷。 #不稳定的环境带来的流动性 人类历史上各大文明的差异,值得拿来比较的话,“流动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欧洲文明,阿拉伯文明都属于地中海文明。我们中国文明的流动性是最低的,所以理解中国文明的一个线索,就是我们长期而大规模的一个定居性。与我们相比,古代地中海文明的定居性就相对较弱。今天西方人的主要文明——日耳曼蛮族就是典型的一个流动性文明。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中,讲诉了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中遭受迫害,然后由摩西带领他们离开埃及的故事。这种以民族为单位的大规模exodus(退出)现象,是在地中海历史上文明流动的重要反应。地中海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主线就是不同民族和文明不断迁徙流动和逃亡灭绝的历史。流动性只是其最基本的一个历史特征,这也是我们了解地中海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主要切入点。在对宗教的影响方面,地中海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迁徙流动民族的宗教,尤其是伊斯兰教,他与在沙漠游牧迁徙的贝都因人有着密切关系。流动性现象的历史一直存在,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二战以来我们看到像犹太人,巴勒斯坦人。包括像美国的摩门教徒,摩门教徒原来是住在美国的东海岸,后来不断受到迫害,不断地西迁,最后到了今天的犹他州 内华达州。包括近几年的拉美大军,地中海难民潮,它虽然不是以民族和文明为一个单位,但某种意义上,和历史的这种exodus现象,是有关联的。在中国,有exodus现象吗?有,比如月氏人原本居住在甘肃后来迁到了中亚,匈奴在西汉的打击之下,叫“漠南无王庭”也迁移到非常遥远的北方,包括像朝鲜,羌族,突厥,西域地区的各民族以及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多多少少经历过民族的迁徙和流动,本质上与地中海地区因为大规模压迫产生的exodus现象是不同的。汉族也有因为动乱迁往西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现象,还有一些逐水草而据的民族,它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它的流动性。还有就是一些边远地区,它对中原文明的向心力比较弱,它容易迁往其它的文明地区。但总体上,我们中国历史上很少发生那种,因为民族,种族的战争和压迫,而导致整个民族,整个文明不断逃亡的现象。在《天下的当代性》一书中,中原地区形成一个逐鹿的核心区,大家都向中心区汇集,百川到海,多元一体。形成了崇尚“近者悦,远者来”的一种文化。从规律上看,我们一直都有“来”的一种规律,而不是那种“逃”的规律。跟欧洲相比,美国文明的流动性就更为典型。美国重于迁徙的自由,大于任何事物,人们不是按照他们的地区和籍贯来划分,而是按照形形色色的目的和打算划分,不仅人在流动,政治组织也在流动,美国首都多次搬迁,从宣布独立到1812年,原来13个州有8个州的首府变了地方。从北美殖民地诞生的第一天,流动性就是美国文明的底色,流动性是美国基因底色的重要片段。 #欧洲人的求金热 美国为什么会有流动,欧洲人为什么要到北美来,金银是欧洲人向美洲流动的重要诱因。中世纪末期(1500年),欧洲君主国发生剧烈的竞争,频繁的战争导致各国的皇室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战争的金融化加剧了对货币的需求,于此同时欧洲迎来了大航海时代(Age of Discovery)西班牙在拉美获得了大量的金银,奴役了当地的印第安人来开采金银矿,西班牙的大收获,极大刺激了当时的欧洲各国。西班牙的白银对中国影响有多大呢?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要获取银园(绍兴地区流行的鹰洋)就是一种来自西班牙的美洲银币,所以由此看出,大航海贸易带来的全球货币流动,我们和西方的世界甚至和早期的美洲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西班牙的全球贸易中赚取的财富,使得欧洲各国眼红不已,所以当时的英国国王一方面委派她的海盗拦截西班牙的运金船,另一方面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早在1584年,英国就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岛上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地。现在已经过去四个半世纪了,在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里,当美国打贸易战打不赢时,他的这种海盗的天性又要冒出来了,美国的一些智库学者,包括退役的军官,要使用海军和武装私掠船来打击中国的商船。比如在2020年初美国就有两名退役的海军陆战队上校,发表了一篇[\[Unleash the privateers!\]][1]说如果美国在自由贸易竞争里面,打不过中国,建议美国再次发放私掠船特许证,在世界公海上对中国的商船进行打劫,让中国在海洋上疲于奔命。这非常有趣,表面看文明了一二百年,在危急时刻,在基因里的一些东西,到现在也没办法进化掉。 #重商主义(贸易)基因 ![aur29-jnru8.jpg][2] 从英国国王1606年,颁发的《The First Charter of Virginia(弗吉尼亚第一特许状)》来看,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通过向弗吉尼亚公司颁布特许状,授予他分配土地的权力,最开始的一个初衷还是要特许公司发现和挖掘黄金白银和铜矿。但是英国人运气不好,在北美没有发现梦寐以求的金银矿,而掠夺只是季节性的营生,在海上航行,只有特定的季节才能抢劫西班牙的运金船。所以殖民者需要顺便寻找一些别的生财之道,最早就是在北美大陆获取有一些可贸易品,包括 兽皮,木材,渔业产品等等,后来开始开辟耕地,种植经济作物,然后北美殖民地的发展发生了变化,转向参与大西洋贸易,来获取重商主义的利益。到十七世纪(1600年)掀起了殖民贸易的高潮,当时的贸易商队能够获得100%到400%的利润,在此背景下,让英国的冒险家们和亡命徒们垂涎三尺,更何况这个不违反当时任何法律,如果赚到钱还有可能被国王升官封爵。于是在对贸易利益的驱使下,英国人建立了大量的贸易公司,来对北美进行贸易,殖民贸易公司当时是新兴的经营形式,反映了国家在重商主义贸易扩张中的重大作用。比较早的殖民贸易公司有,英属的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它是一个股份公司,建立于1600年12月31日,当时的伊丽莎白一世向一群伦敦商人授予了十五年的东印度贸易垄断权,这家公司很快就成了英国开展全球贸易竞争的一个工具。先是跟荷兰,后是跟法国都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和冲突。荷兰人是在两年后的1602年3月20日,建立了第一个荷属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荷兰人虽然起步晚,但在模式上却有一个创新,荷属东印度是第一家永久性股份公司。英国人在1605年也模仿了荷兰人的模式,成立了永久股份公司。荷兰为了建立起新公司,创建了一种公债体制,所以它的政府能通过很低的利率,从公民手上借钱。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一家贸易公司,它具有国家的职能。可以组织雇佣兵,可以发行货币,可以签订条约并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所以英国 荷兰的这种东印度公司,它不仅开创公司的一种新模式,也对殖民地的国家形成和制度建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像荷属东印度公司是现代印度尼西亚制度的雏形,而英属东印度公司则对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些国家的制度形成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个过程同样也发生在北美。《欧洲国际关系杂志》有一篇由昆士兰大学的菲利普斯教授与剑桥大学沙曼教授合作的一篇论文[\[Company-states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global international system\]][3]这篇论文的题目叫做[公司国家与国际体系的产生]这说明西方学者也开始重视私人的特许公司在现代世界体系形成里边发挥的重要作用。那么从15世纪-17世纪英国建立了那些殖民贸易公司呢?1555年成立俄国公司,1588年建立塞内冈比亚公司,1592年建立黎凡特(地中海东岸)公司和塞拉利昂(非洲西海岸)公司,1618年几内亚(非洲西海岸)公司,1670年成立哈德孙湾公司,1695年由苏格兰人成立苏格兰贸易公司,1710年成立南海公司。在十七到十八世纪期间,英国在发展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行政管理经验,逐渐形成了一种世界性视野和扩张性野心。这些都体现在北美殖民地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关于美国早期的移民我们都能很熟知一些故事,比如英国的清教徒,为了反对宗教压迫,追求良心自由,从英国远走他乡。我们都知道著名的“五月花号”,一群圣洁的人在大陆的另一边建立起一个“人间天国”。如果说早期的北美殖民者为了追求自由或者精神信仰,即便不能说是完全的子虚乌有,至少也不符合大多数情况。其实早期的移民主要是以公司的形式来到美洲的,比如被美国宪政者捧上天的“五月花号(Mayflower)”是英国移民驶往北美的一艘最为著名的船只。以搭载有一批分离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该艘船上制定的《五月花号公约》而闻名。充其量这只是一艘劳务输出船,它是由弗吉尼亚贸易公司来运营,在这艘签订了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的船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其中只有三十五人是清教徒,其他的大多数是工匠,渔夫,农民和契约奴,这些人大多数是应弗吉尼亚公司的广告而来的[\[维基百科-五月花号\]][4],他们更多是怀着物质性,而非精神性的目的,而穿越大西洋的。他们不是为了什么信仰和神圣的使命,吸引他们来新英格兰(北美),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鱼够他们生存。早期的北美殖民地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业主和股东,第二类是以契约劳工的身份到来。前者,显然是从殖民拓殖的事业里谋利,后者更多是摆脱经济状况的困境。而不得不牺牲一段时间的自由身份签订契约,契约劳工有可能占移民的多数,根据不同的计算,有人认为是三分之一,甚至到三分之二,都是契约奴。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符合基本人性的。从业主殖民者到白人契约奴,这些早期移民的身上似乎我们能看到的是对利益的追求,而不是追求信仰或者自由的影子。除了自愿移民的,还有大量被迫移民的,比如笛福小说《辛格尔顿船长(The Life,Adventures and Piracies of the Famous Captain Singleton)》中对北美生活的居民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乘坐廉价的船只,来这里被卖做劳工,另一类是囚犯,另外甚至有一些在英国街头被人打晕绑架,偷运而来的,还有一些是真正的奴隶黑人。从1662到1807间,英国人的船大概把350万的黑人运送到北美[\[维基百科-非洲和奴隶贸易\]][5],是同期白人移民的三倍多。 #地缘政治 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 “地理是历史之母”对于美国这样一个特殊国家而言,地理因素的作用举足轻重。如果我们说欧洲的政治是历史的副产品,那么美国的政治就是地理的副产品。莫西·沃伦(1728-1814)在宪法通过的十年之后写道:"美国可能长期保留着大量自由成分,可能比文明世界上所能要发现的要更多,这可能是地理位置的结果。而不是高超的政策或者持平中道"。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斯蒂芬·沃尔特在2020年12月的一期《外交政策》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American’s History of luck is running out\]][6]美国的历史幸运将尽;美国的崛起是由幸运的环境推动的,但这种运气正在耗尽。这些好运很大程就体现在地理因素所带来的很多优势之上。跟我们的老大陆亚欧大陆的大多数国家相比,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环境,美国的土地广阔 资源丰富。长期困扰中国的这种山川之隔和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都不存在。我们从美国东海岸到西海岸之间飞行,你从舷窗往下面看到的,是延绵不断的美土良田。如果从中国的东部飞往西北或者西南地区,我们看到的景色不可同日而语。宜居土地的路程大概不到三分之一,这样丰富的土地资源对美国的文明和制度,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点恰恰是经常被我们所忽视的。任何一种没有经历过资源危机的制度,都不算是经受过历史检验的制度。弗兰西斯·纽兰兹在国会为1902年《联邦垦务法》辩护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麦考利勋爵说过,我们永远无法检验我们的制度,除非我们用尽公共领土,而越来越多的人口,加入到土地所有权的竞争当中”,从上古时代,我们欧亚大陆的主要文明,都已经开始遭到土地肥力的枯竭和各种生存资源稀缺的痛苦,世界上各个古民族都普遍存在着像游耕这样的生存方式,中国古代也有像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轮作,三年为一个周期)就是休耕和轮耕制度,为什么?因为跟土地枯竭有关。对有限资源的存量竞争是人类历史中,绝大多数的苦难和暴行的主要根源。但是美国人几乎是在无限的土地供给和资源条件下,开始新的经济生活的。一直到1890年,美国的联邦政府才第一次宣布,公地分配完毕。这个时候,中国到什么时候了?我们的古老文明已经到了清朝末年。而年轻的美国民族才刚刚进入到资源有限的时代。但从这方面来讲,这两者的制度存在着三千年左右的时差。土地不仅是资源,它也决定着文明生存的安全环境。 ![美国1789年地图.png][7] 美国享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缘安全环境,西部是广大的印地安人地区,日后都被美国吞并,成为美国西进扩张(始于18世纪末,开发了美国西部地区,被赶走的印地安人则去了西部更为荒凉的保留地)的主要空间。也成为造就美国性格的一个关键地区。美国北边是加拿大,加拿大不仅对美国没有威胁,而且在漫长的历史时间中,是英帝国扣押在美国手中的“人质”。每次当英国人要找美国人算账的时候,美国人说你打我,我打加拿大。所以加拿大对美国来说也不是威胁。南边主要是墨西哥,墨西哥不仅没有威胁,而且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领土,美国周边没有同等量级的敌对国家,使它能够避免欧洲大陆国家面临的一个长期的安全梦魇,欧洲有一类特殊的国家,可以称之为:“离岛或者半离岛型的国家”,他们通常比大陆型国家有更好的安全环境。但是比起美国来也是自叹不如。美国有两洋拱卫,我们看意大利的威尼斯,也是一个地理位置很好的小国家。但是他与意大利是一水之隔,仍难以高枕无忧。荷兰在名字上就叫低地国家,靠着很多纵横的河道和低洼的湿地,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是这个地理因素不够好,他还要靠周边的大国,靠玩这种外交来进行相互制约。英国更好一些,英吉利海峡最宽的地方220公里,最窄的多弗尔海峡只有33公里,即使放在古罗马时代,渡海入侵都不算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至于美国,它跟欧洲列强隔大西洋遥遥相望,华盛顿总统曾经说过,大西洋是美国安全的屏障,所以美国没有过分拥有过分庞大的军事建制,否则不利于个人自由,在大帆船时代横跨大西洋需要4-6周,1830年代中期远洋蒸汽船的出现让这个旅程缩短到了两周,到1880年代缩短到十天,一直到2001之前,美国本土极少数被攻击。除了1812年英美战争,当时是英国人占领了美国的首都,美国受到的威胁都是来自北美大陆,对美国形不成致命困扰。史蒂芬·沃尔特在《外交政策》的这篇文章里边就写道:“没有其他的大国享有美国自建国以来,所享有所谓的自由安全,除了英国以外,其他所有的大国在过去200年间至少被入侵一次,其中一些国家还被征服过,甚至英国在二战期间也有5万平民死于德国轰炸,外国军队上一次占领美国领土1812年战争中,在二十世纪的两次大战中,美国大陆毫发无损,而欧洲和亚洲却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就是安全威胁对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这一点在美国的制度演进文化发展产业模式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地缘政治 当代地缘安全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地缘安全绝对不是绝对,也不是静态的,我讲首先它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其次呢,它本身也是随着时代在变化的,首先看延展性,美国本土虽然安全没有威胁,但是作为美国命脉的海外贸易路线,始终是存在安全挑战的,所以美国的海外安全利益会不断的把美国拉进国际安全困境的陷阱里面,所以美国建国之后,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他就没有经过国会同意,贸易违宪的风险,派海军打击北非海盗,因为这涉及到命脉。美国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跟英国和法国两国的禁运措施发生冲突,这导致了美国本土上唯一一次被占领,1812年麦迪逊总统宣战,结果被英国人按在地板上摩擦,英国人烧毁了华盛顿特区,白宫,国会大厦等等建筑,美国的国歌就诞生于这场战争,那么当时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1814年12月24日,当时美国和英国在比利时根特已经签订停战条约,但是因为这个停战条约因为要坐船才能传回美国,所以杰克逊和美国打仗时,英美实际上已经停战了,所以这个有意思的故事背后,是因为信息传递的时差导致一场无意义的时差,足以说明美国当时大西洋安全屏障带来的安全因素是有多么优厚,但后来美国为了打击德国潜艇战术,而逐渐介入一站,在二战前同时维持两洋舰队,并且占领关岛,夏威夷领土,包括占领狠多海岛作为装煤基地,所有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保障美国海上贸易路线的安全。美国能够在全球贸易里战胜欧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从上我们看到,地理不仅仅是安全,还带来了贸易的优势,就是刚才说的,伦敦到北美在帆船时代是6周,和纽约,波士顿到中国的航行时间,相比伦敦来说要晚了六周。在大航海时代的航行时间就是成本,就是风险。所以美国就占据了一个极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只要能够在大海洋上进行自由贸易,欧洲国家完全竞争不过美国的贸易成本。第二就是美国建国之后,当时的总统杰斐逊,就讲过一词“自由帝国”,他就说美国注定要扩张到整个美洲大陆,把所有美洲大陆的领土变成一个自由帝国,这是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但实际上背后的利益取向是什么呢?要通过西部领土的获得,然后长远打通太平洋铁路,最后获得西海岸穿过太平洋,到达中国的这样一个贸易路线,所以美国后来获取加利福尼亚,获取了旧金山,拥有一个优厚的贸易位置。第三件事情是美国南部的一个巴拿马运河,巴拿马原本是哥伦比亚的一个省,哥伦比亚曾经和法国的这些国家,关系比较好,所以曾经是法国计划在巴拿马开发运河,但是美国就成功策动巴拿马独立。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然后和美国签订了条约,挖通了这条运河,穿过巴拿马运河,美国东海岸的地理位置,比英国比法国这些国家,又获得了一个格外的优势。 ![美国占领的群岛.jpg][8] 第四点在蒸汽机时代,这个船在海上航行是需要加煤的,那么英国法国西班牙都要面临这些困难,而美国非常巧妙的占领了一系列的殖民地,包括阿留申,维京群岛,菲律宾等等。美国时从西班牙手里夺来了菲律宾,夺来了菲律宾也开始反抗,后来美国的镇压造成了菲律宾二十万人死亡。所以美国就在杜特尔特总统上台后,当时美国人批评菲律宾侵犯人权,杜特尔特总统就讲了一句话:“你美国人还是不要跟我讲人权了,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在菲律宾制造过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人道悲剧”。后来菲律宾独立,国内很多学者公知拿这个作为美国一个“善意帝国”的一个例子,但其实菲律宾为什么独立呢?其实有很多原因,第一个是1934年日本占领,后来日本投降之后,第一是菲律宾本身的产出是和美国本土产品是有竞争的,所以让菲律宾保留在美国之内,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对。第二是菲律宾人长期的反抗传统,所以美国统治起来比较困难,一个被统治不断反抗的民族,你很难把他纳入一个联邦体制之内,所以当时在美国是有一场很大的辩论的。[\[要不要让菲律宾独立的大辩论\]][9]同意了,因为他确实会给美国带来宪政危机,再来就是一个战略弃子,因为美国在二战后期是和苏联的冷战,所以菲律宾地区没有过去那么重要,因为科技技术从蒸汽机时代走向了内燃机时代,所以像太平洋这些小岛,作为美国商船和军舰装煤基地这种作用消失了。当时还有人担心,菲律宾是亚洲人,他们很担心纳入美国会导致美国白人人口稀释,等等原因,最后美国是做出了一个现实的选择,让菲律宾独立了,但是像关岛,夏威夷就被美国吞并了。由于美国拥有了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所以我们看到,只要他能够自由航行,他能够有能够赢得于欧洲国家贸易竞争的胜利,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二百多年对外关系史里面,有时开门,有时关门,有时搞贸易保护,有时大降关税。但始终不会改变,就是改变的自由航行的钟情。只有中国的崛起,似乎才能真正威胁到美国的贸易优势,美国在和平自由的贸易中发现自己赢不了了,回忆一下,在2016年美国在中国南海制造事端的时候,虽然习惯性仍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但实际上那个时候的美国,已经没有当年年轻美国,对自由航行的底气了,这是我讲的对地理因素的延展性。第二,我们从时代变化来看,从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本土遭受攻击的噩梦也开始困扰美国,所以美国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社会文化,产业结构,甚至国债的性质都开始向欧洲大陆,传统国家趋同,产生这样一种倾向,随着战争技术的进步,随着战争技术的进步,美国的领土也会受到外敌的威胁,珍珠港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它超然于安全困境的优势逐渐丧失了,同时它的霸权利益因为美国在全世界有几百个军事基地它也要求美国在世界上保持这种军事存在,这就使得美国原来的民兵体制和以海军为主的军事力量结构,无法满足新的要求。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这个法案最开始为了解决二战期间美国这个海陆空三军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但是它客观上也改变了美国建国后一百年的武装性质,军力结构和安全观念,在这个法案之前,美国人没有国家安全这个概念,只有国防这个概念。国家安全概念的出现反应了美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国防,所以包括像中央情报局的机构,都是47年的产物,到二战后,美国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常备军和预备军,同时由产生了巨大的工业集团,军事开支成为美国财政的严重负担。所以,当时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下台之前,就感慨:“我们美国已经被军工联合体所操控,我们美国原有的宪法体系,实际上已经死亡了。”里根和布什两位总统在任期间都是美国国债急剧上升的一个阶段,里根的军备支出让美国从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布什政府的战争让美国财政事实上早已破产。然后美国用了奥巴马以来的十五年才勉强从阿富汗泥潭里脱身,今天任未能挣扎出战争泥潭,911之后美国国家安全的概念又进一步发生演化,美国国家安全概念进一步发展成国土安全概念。2002年美国参议院通过《国土安全法案》,联邦政府也成立了国土安全局,这样一个修辞的改变,意味着美国已经基本回到了欧洲国际关系所面临的那样一种丛林状态,美国本土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政治的制度和政治文化,今天我们虽然已经看到了一些变化,但是这一趋势带来的后果,还远远没有充分地显露出来。总之,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安全的战略环境之下,英国的殖民者来到了美国历史的这样一个起跑线上,这条几乎在重大方面都有着例外优势的起跑线。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美国发展的开挂旅程。 [1]: 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0/april/unleash-privateers [2]: https://qqclwy.com/usr/uploads/2022/04/2689644715.jpg [3]: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1354066120928127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94%E6%9C%88%E8%8A%B1%E5%8F%B7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8%8B%B1%E5%B8%9D%E5%9B%BD#cite_ref-29 [6]: https://foreignpolicy.com/2020/12/23/americas-history-of-luck-is-running-out/ [7]: https://qqclwy.com/usr/uploads/2022/04/1125664708.png [8]: https://qqclwy.com/usr/uploads/2022/05/409337410.jpg [9]: https://www.jstor.org/stable/42720299 最后修改:2023 年 10 月 03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
4 条评论
对美国分析的十分透彻
我是大头力
律法通明 :qwq13:
真期待,人生能够上一次这样的政治课呀。
我认为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了解彼此的差异,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在这种差异下,我们走上了怎样的道路。